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足球资讯

深度观察|文旅新纪录,中超借鉴大连模式

直播信号

大连英博主场连续两场中超联赛的盛况,吸引了无数目光。5月5日与17日,分别对阵北京国安和上海申花的比赛,在大连梭鱼湾专业足球场进行的两场比赛,分别创造了中超联赛历史第二和第三的上座率纪录。这座可容纳6.3万名观众的球场,上座率连续两次都超过了97%,人数分别达到了61,185人和61,135人,这无疑是对大连足球文化的一种高度肯定。

除了刷新上座率纪录的亮眼表现,这一系列的比赛还对两地文旅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京沪两地数千名远征球迷的到访,不仅带动了当地的消费,也进一步推动了文旅与体育的深度融合。这种“体育赛事带动经济发展”的模式,正是如今体育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从公开资料来看,梭鱼湾足球场并不是中超所有球场中容量最高的,但为何能连续创下上座率纪录?这其中,与当地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俱乐部的精心组织以及球迷的热情参与密不可分。在这里,即使遵循着最多开放80%座位的原则,仍然无法阻挡球迷的热情。足球比赛售票的数量,更多取决于当地管理部门对于赛事的保障预案和对于球迷的接待态度。

大连英博主场与上海申花比赛的客队球迷区设置得尤为人性化,与主队球迷区完全连成一片,这种设计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也极大地增强了球迷的观赛体验。而在具体客场接待方面,大连更是以开放和包容的姿态,为远征球迷提供了诸多便利,如提供充足的球票、组织接驳公交等。

更值得一提的是,申花和国安的远征军所带来的不只是热情的观众人数,他们的消费也极大地拉动了大连的文旅经济。从机票、住宿到餐饮、购物,每一笔消费都是对当地经济的贡献。而如何更好地拥抱赛事经济,也成为了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话题。

除了上述的赛事组织与接待外,赛程的安排也直接影响着比赛的观赛体验和经济效益。例如,大连英博对阵国安的比赛安排在五一长假最后一天下午,便于北京球迷乘坐飞机返回;而对阵上海申花的比赛则选择在周末傍晚,充分考虑到游客的白天的游玩时间与晚上的观赛体验。这些细节的考虑,都为创造更好的观赛体验和经济效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大连英博主场连续两场中超联赛的高上座率与远征球迷带来的文旅经济效应,不仅展现了大连乃至整个中超联赛的活力与魅力,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在“体育赛事带动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组织赛事、接待球迷、安排赛程等,都将是未来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的课题。

录像推荐
英超德甲法甲西甲意甲NBA

首页

足球

蓝球

录像

新闻